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到我院开展学科建设调研

发布时间:2025-04-22

202541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余秀才、学院副院长张雯、新闻与传播专硕导师组组长石永军教授、新闻系副主任肖迪讲师、党政办主任康俊一行,来到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双方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议题开展调研交流活动。我院党委书记韩伯君、副院长刘徐州、副院长阴卫芝及研究所、办公室负责人代表出席交流会。

(与会双方座谈交流)

会上,韩伯君首先代表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包括学院发展沿革、师资队伍、机构设置及人才培养等情况,着重阐述了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韩伯君发言)

余秀才随后发言,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概况,并表达了此次调研交流的初衷。他表示,希望能通过此次交流活动,推动互学互鉴,共同探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挑战与应对之法,携手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余秀才发言)

针对学院建设经验问题,刘徐州详细介绍了我院在专业设置、科研组织、教学成果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他提到,学院有意识、有组织地进行了一系列科研活动,建立了部级研究基地并承接大型项目。在社会实践方面,学院与多部门合作开展特色宣传活动,获得了各方认可。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徐州发言)

阴卫芝谈到两院在学科发展上的诸多共同关切,都需要紧密结合国情与教育部的总体安排规划学院的各项发展。针对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修改问题,阴卫芝认为应“稳中求新”,在保持原有“新闻+法学”学科特色的同时,积极回应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有意识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培养方案,探索智能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深度融合之路。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阴卫芝发言)

与会双方还围绕本科与研究生课程衔接、法治新闻课程设置等议题,在会议上展开了深入交流,重点探讨了在培养方案中加入国际传播、智能传播等前沿方向的可行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雯发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导师组组长石永军发言)

调研交流活动在友好、热烈的氛围中结束。在深入探讨交流中,双方不仅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成果,也更加明晰了学院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期待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将继续保持密切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与会双方合影留念)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om|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建设维护:光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