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韩伯君带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赴光明日报社调研。光明日报社数据与研究部副主任周华、新闻研究室负责人肖人夫及数据与研究部编辑代表热情接待了学院调研团,双方共同探讨共建工作进展,推进社院深度合作。
在周华的引领下,学院一行首先参观了光明日报社的社史走廊。走廊两侧,图文并茂的展板有序陈列,以生动的笔触和珍贵的影像资料,全景式展现了光明日报自创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参观过程中,周华详细介绍了报社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聚焦的报道重点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案例,使学院一行对光明日报的历史底蕴与时代贡献有了更为深刻且全面的了解。

(参观社史走廊)
座谈交流环节,与会双方回顾了自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与光明日报社共建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韩伯君指出,共建十一年来,双方以智库建设、精品课程打造、双向互聘及人才培养为支柱,积极探索校媒协同的崭新路径,成功实现了高等教育与新闻实践的深度融合。韩伯君对这一系列合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双方共同努力、合作共赢的宝贵结晶。

(共建双方座谈交流)
周华补充了报社在共建过程中的努力与收获。她指出,报社始终高度重视共建工作,通过双向互聘派遣资深记者编辑参与学院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同时组织学院师生深入报社评报等工作,搭建起理论与行业前沿对接的平台,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互通共享,也极大地加深了双方的联系与友谊。周华认为,这些努力不仅推动了双方在业务上的深度融合,更为进一步的共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社数据与研究部新闻研究室编辑刘瑞一逐项分析了共建评分中的得失分情况,精准指出了共建工作中亟待研究强化的薄弱环节。随后,与会双方聚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成效评价体系,重点围绕共建管理机构运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编辑记者赴学院兼职授课、学生实习保障机制等具体事项展开深入探讨。
肖人夫提议双方携手开发特色精品课程,着力改进文风,将采编实践深度融入教学过程,以此夯实学生的实践与理论基础。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徐州建议双方构建更完备的实习保障机制,在保障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借助师生的创新思维为报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副院长阴卫芝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的关键意义,认为该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新闻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至关重要,融合报社实践资源与学院教学优势开发相关课程,为学生呈上更优质的教学内容。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天铮提议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开展深度协作,使博士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新闻业务的理解,并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其学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学院工会主席万蓉建议创新共建课程模式,并推动在智库领域的深度合作,将报社实际需求与学院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共同开展具有前瞻性与针对性的研究。
本次座谈交流务实、高效,提出了诸多创新举措和优化意见,为推动共建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与会双方表示将保持密切联系,将共建工作做实做强,共同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