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2009年毕业生就业党政联席专题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院立足本院学科专业现实,放眼社会需求,开拓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在发动全体教职员工齐出力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具有我院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并狠抓落实,在2009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总结如下:
一、2009届毕业生基本就业情况
2009年我院共有本科毕业生55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36人,家庭困难毕业生20人。截止2009年7月,本科生就业率达100%,其中升学17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0.9%;签订就业协议的11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0%;北京村官4人次,占学生总人数的7.3%;社区志愿者3人次,占学生总人数的5.5%;签劳动合同5人次,占学生总人数的9.1%;出国4人次,占学生总人数的7.3%;志愿服务西部1人次,占学生总人数的1.8%;灵活就业 的10人次,占学生总人数的18.2%。
2009年我院共有研究生24人,其中11人在北京市各区法院、检察院任职,占学生总人数的45.8%;在各类杂志社、报社任职有5人,占学生总人数的近20.8%;在银行金融机构任职5人,占总人数的20.8%;其余,选调生1人,国际社会公益机构1人。毕业生都获得了较好的就业岗位,其中签订就业协议的21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7.5%,灵活就业的3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2.5%,就业率达到100%,圆满完成2009年度就业工作任务。
二、就业工作主要措施
(一)院领导高度重视,身体力行,促进毕业生就业
院领导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就业领导小组,院长亲任组长,主管学生工作书记任副组长,班主任和辅导员共同担任组员。学院就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与全体小组成员共同进行深入探讨和仔细部署。为了切实提高学院知名度,提高同学们在就业市场中的被认可度,主管院领导亲自扩展各类渠道推进就业工作,如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传媒宣传我院专业特色、治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提高学院知名度,抓住一切尽可能的机会推荐毕业生实习、就业。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奔赴黑龙江,走访对口用人单位,积极寻求09年相关就业信息,并向用人单位推荐我院毕业生,促进我院毕业生就业。院领导高度关注、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带动下,学院树立全体员工为就业献计献策提供信息的良好工作氛围,就业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卓有成效。
(二)提升就业工作理念,完善形成学院就业工作六大工作机制
学院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经过就业工作小组全体深入讨论和在实际工作中的持续探索,形成了“以品牌为依托推荐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以实习为契机锻炼人才,以平台为阶梯输出人才,以会议为保障沟通信息,以学生为基础搜集信息”的就业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具体如下:
1、以品牌为依托推荐人才。
院长牵头,树立学院品牌,提高学院知名度,从而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在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实践和学生活动实践中,支持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种各类专业竞赛,促进同学们在为学院赢得荣誉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了用人单位对学院学生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为毕业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
就业工作从入学抓起,结合专业特色,切实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并进,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并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作业能力。学院开设实践类课程17门,其中必修课7门,选修课10门。同时,学院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毕业生就业培训活动,包括召开学院就业指导会、邀请就业指导中心的相关老师介绍09年就业政策与形式、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介绍求职经验、开主题班会交流就业心得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以实习为契机锻炼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通过实习锻炼人才,争取实现实习就业一条龙。现已形成“十行百家”的实习网络,涉足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十余个行业,覆盖相关行业的百余家单位。学院对学生实习严格管理,除了向学校提交实习论文,学院还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成果展示和实习总结表彰大会。2005级61名本科生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新闻单位实习,参与了“两会”、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应对次贷危机等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活动,累计发表署名文章237篇,广播报道132个,编辑版面88个,电视节目31期,网络专题33个,参与编辑稿件万余篇。
实习为同学们开拓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同学们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与用人单位建立了最直接的联系。09届毕业生中不乏把握住实习的机会,最后被用人单位录用的例子,在北京电视台实习的陈志成同学,在专业实习期间表现突出,得到实习单位的认可,实习结束后,该同学一直保持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得到了第一手的招聘信息并于毕业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4、以平台为途径输出人才。
搭建与业界沟通的多个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与业界高层、专业人士直接交流的机会,拓展视野、了解最新的就业动向,甚至直接获得就业机会。邀请业界知名人士作为我院客座教授讲授案例课、研讨课,是我院实践教学的一个特色,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学院还邀请了《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王胜忠老师为同学们做讲座,其独到的讲解和敏锐的职业眼光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另外,我院姜振宇、张宏伟两位教师还带领学生赴凤凰新媒体调研,为学生近距离接触业界人士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同时,学院充分利用学院理事单位、兼职教授的社会资源,以学院名义向理事单位、兼职教授发送毕业生推荐函,做好大面积、有针对的推荐工作。
5、以会议为保障沟通信息。
学院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工作会议,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就近期就业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进行交流与沟通,定期的学生会议制度不断夯实就业工作的工作机制,为学院就业工作畅通信息沟通,及时采取针对性促进措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学院进行全员动员,发动全体任课教师和教职员工全体教参与,从各个渠道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提供给同学们就业信息资源,建立书记、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制,主管学生工作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一对一,个性化、全程化就业指导,随时解决同学问题,班主任老师深入参与到毕业班同学就业工作中,帮助同学们树立良好就业心态,把关选择机会,有针对性地修改简历并提出面试建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同学们面试成功的概率。
6、以学生为基础搜集信息。
2009届本科生党支部自发成立就业信息搜集小组,分组、分类进行就业信息搜集工作,每周做一次就业信息公布。制作就业信息发布简报5期,搜集就业信息百余条,在同学中引起良好反响。成立就业信息指导小组,同学们自己收集就业信息,辅导员初次筛选,院副书记把关,对学生收集信息的质量和有效性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就业信息能提供给同学们面试机会,促进同学们获取就业信息;同学们自己动手收集就业资料,在海量信息中辛苦筛选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信息的来之不易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促进了对面试机会的珍惜之情,帮助同学们增强了面试的目的性,有助于毕业生同学更仔细认真地准备每一次面试,对提高面试成功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我院还联系就业中心,请就业中心老师给同学们做讲座,宣讲国家就业形势与本年度就业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本院专业实际开展院级就业政策形势的信息宣讲会,确保学院毕业生能够明确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清晰自己就业选择的科学性,树立合理计划,做出适合自己理性选择。
三、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在总结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基础上,“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创新机制”,继续做好10届毕业生就业相关各项工作。首先,做好就业形势政策的解释说明工作,让每一名毕业生了解现今的就业市场和人才走向;第二,继续做好各种途径的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发布工作,切实为毕业生求职提供帮助;第三,密切联系实习基地、理事单位、兼职教授、专业教师,为同学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工作;第四,做好毕业生安全稳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松懈,确保每一个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9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