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上午九时,“经典理论与前沿对话---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召开。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知名学者、资深媒体从业者,分享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学教学、科研及行业实践,共同探寻新闻传播学理论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的科学路径。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姚泽金主持,新闻学院教师滕乐召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主编刘海龙,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君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张辉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紫金传媒研究院(北京)副院长赵曙光,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副院长、龙驹传播基地负责人王晓乐,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主编杨芳秀出席了此次会议。
在会议开幕仪式上,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沈卫星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了欢迎和感谢。他提到,新媒体的发展正在改写传统媒体的行业生态结构,使得新闻传播的学科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沈卫星院长号召各位与会学者畅所欲言,提出破解新闻传播教学难题的新思路。
随后,副院长姚泽金就学院的现状和发展作了发言。他指出,当下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引发的经济功能的提升、产品属性的附加以及舆论功效的扩张,都给学者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姚泽金表示,“我院的新闻传播学科从2002年设立至今仅16年,在学科发展的方向、学术突破、领域选择、专业方向的设置、人才培养的口径建构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希望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能够推动新闻传播教学研究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新闻传播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了主题发言环节。本次会议围绕两大议题展开,议题一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教育;议题二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与传媒产业教育。两大议题关注新闻传播教育的学术前沿和媒介实践,共同探索新闻传播学教学和行业实践的改革大计。
围绕议题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主编刘海龙首先发言,刘教授作了题为《新技术与传播研究问题域的革命》的精彩报告。他表示,“问题域”是基于新闻传播学教育无法进行原有知识体系上的修补而提出的。他提到,“现在毕业生真正去新闻单位工作的比例很低,而我们的课程体系仍旧以传统新闻作为导向,这是很大的‘断裂’ ”。此外,他还指出,新闻专业主义及职业道德的规则曾经只约束大众媒体,而现在它约束每一个发声的人,它必不可少,这是我们思考新闻传播教学的出发点。
紧接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君超作了题为《融合传播教育的实践维度——新闻实践如何有“学”》的发言。他认为,“新闻无学”必然推出“新闻实践无学”,而一切真知出自实践。在反对“新闻无学”的同时,他强调新闻有学,新闻实践更有学。在理论层面,他主张学者们走出新闻传播学领域,吸取其他学科知识;在实践层面,他主张教学应走进社会。结合自己十年记者经历和在清华任教的经验,王君超教授谈到了正在进行的“1+1”融合教学实践模式,即课程教师+业界导师的模式,同时向与会专家学者展示了近几年的学生作品。
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主编杨芳秀则从《新闻战线》杂志的专栏“新闻与传播院系”入手,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与新闻工作实践的结合提出了深度思考的方向,带来了题为《新媒体环境下怎样的新闻教育受到业界欢迎》的发言。她提到,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应培养其掌握传播的各种方式,既要懂策划,也要会营销,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与技能。
针对议题一的主题发言,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刘徐州做了总结。他表示,新媒体环境带给学生多元的学习内容和渠道,学习边界日渐模糊,这无一不对新闻传播学的教育提出挑战。“以上三位学者的发言从不同层面启示了我院应如何进行课程改革,使我们在接下里的教学中避免盲人摸象,变被动为主动。”
短暂茶歇过后,围绕议题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张辉锋进行了题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的发言,张辉锋主张传播学科一定要有史论底蕴,在当今喧嚷“变化与创新”的大背景中,应坚守住属于自己学科的“好东西”,新闻学教育是新闻学科的核心,要发展以新闻学教育为底色的学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紫金传媒研究院(北京)副院长赵曙光直击新闻传播学“追热点”的现状以及与较多学科具有交叉习性这一现象,带来了题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核心与学科交叉》的发言,他对交叉学科现象表达了反对态度,“提交叉的学科都是弱势学科,中医才搞中西医结合,西医从来不提中西医结合。 传统媒体才提媒体融合,互联网公司不提媒体融合。所以谈交叉多的学科往往都是核心框架和核心体系建设有缺乏。”
最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副院长老师王晓乐作了题为《数字媒体背景下——广告学实战型教学的初步探索》发言。王晓乐是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基地——龙驹传播基地的负责人,他结合该基地的发展历程,从“谋”和“术”两个层面阐释了议题。在“谋”的方面,他着重强调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和教育本源的重要性;在“术”的方面,他剖析了文化与传媒产品的双重属性,从而更好的明确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项目的定位。
“经典理论与前沿对话---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学教育”研讨会于当日下午一时结束,副院长姚泽金对出席研讨会的各位嘉宾学者表示真挚感谢。他表示,十六年来新闻学院一直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未来,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将进一步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完善新闻跨专业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新闻学与法学的跨学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做出新的探索,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 蓝昱璇
摄影 邓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