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教学信息 » 正文

【实习纪事】成长,总在不经意之间

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0-14

 

文/赵文浩

校外指导教师:新华社北京分社决策咨询中心韩紫婵、张冉、王莉、张可; 校内指导教师:朱巍

我的实习从正月初十开始,一直持续到学期将近结束,赶早高峰、晚高峰的日子也陪我从寒冷的冬天一直走到火热的六月。由开始至结束,一切仿佛发生在倏忽之间,没有什么值得浓墨重彩的事情,但中间却又真真切切地发生了那么多的事,让我对一个地方从陌生到熟悉,对一群人从不相识到产生深厚的感情,对一个职业从只可耳闻到有了亲身的体会。毫无疑问,这次实习必将是影响我一生的经历。

一、面对一个崭新的实习单位

新华社北京分社是我们学院本次新开辟的实习单位,是由朱巍老师联系的,我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政法新闻本科生。当得知来此实习除了要交一份详尽的简历,还要经过严格的面试时,内心充满了紧张、惶恐,再加上之前没有师兄师姐来此实习,无经验可循,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于是去网上搜了巨多面试技巧及常见问题,以便问答时不致卡壳,他们要求熟练应用WORD、EXCEL,所以也下载了各类WORD、EXCEL的常用技术来学习,临阵磨枪。

面试是在年前的寒假进行的,考完试,第二天就去了。新华社总社在宣武门地铁站门口,北京分社离总社不远,但要拐几个胡同。虽然当天约定的是10点见面,但为了不至于迟到,7点便从学校出发,去除公交+地铁要耗费的两个小时,我还给自己留出了三四十分钟的时间来寻找分社所在地。那天的面试进行了半个多小时,问题之多、询问之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尤其对我之前的社会实践经历感兴趣。我曾在海淀区人民法院、新华网的半月谈网实习,他们就此问了很多,比如什么时间去的?怎么联系的?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实习?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如何评价这个单位及你的这段经历?等等。

当面试结束,从分社出来时,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那天晚上,接到王莉姐的电话,说我通过面试,可以去实习了,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他们本来要我年前就去工作,因为我早已买好回家的火车票,所以推到年后,但他们要我早些来,于是正月初八就坐上了返京的列车,初十正式开始了实习生涯。在我实习了两周之后,王希亚、周颖、杨海燕也来了,有了伴儿,以后的日子就更愉悦了!

二、霸气的部门名称:决策咨询中心

我所在的部门叫“决策咨询中心”,名字听起来很霸气。部门的职能主要是为政府机关、社会组织、NGO及大型企业做舆情监测和分析,他们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为他们提供舆情报告。报告的形式有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点题报告等,不一而足,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还会赶制舆情快报、舆情专报。实习的这段时间,除了半年报跟年报没做之外,其他几类我都有所涉及。在这个过程中,大三上学期修读的专业选修课《新闻舆论学专题研究》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办公室里的“同事”比我大不了几岁,都很年轻,他们和善、有爱,充满活力。因为年龄差不大,所以我们都喊他们为**哥,**姐。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来北京分社,办公室里有一位政法的师兄,有个师兄在这里,即使他不会刻意照顾你,但想起来总觉得心里有底。后来熟悉了之后,我就经常跟这位大师兄聊天,从新闻到法律到政治,因为他曾经在法院工作,后来又到媒体领域闯荡了很多年,所以眼界开阔、见解独到犀利,每次交谈都能给我很大启发。此外,还时不时地在新华社的电视频道CNC里看到咱们新闻学院毕业的杰文津师兄出镜点评热会热点,这也让我觉得很开心。“同门之谊”是很重要的,看来咱们校友不仅在政法系统,做传媒的也有不少。

三、当和北大、人大的研究生走到一起

一起在这里实习的有北大的、人大的、中传的等等,并且除了我们几个昌平来的是本科生外,其他的全都是研究生。虽然我们的工作不会直接对比、竞争,但几个学校的学生走在了一起,免不了会有些比较,即使大家不去在意,带我们的老师心里也会因为我们的表现形成对各自学校的印象。我们面临的形势不可说不严峻,所以得用实际行动维护学校的声誉,因此,虽然我们路最远,但我们每次都去的很早;虽然老师给我们安排的任务量很大,但我们哪怕回到学校加班加点也要完成。记得不久前BBS上有一篇热帖——《一年半没有发过贴的07级学生写给师弟师妹的话》,里面有句话“我自己可以丢人,法大丢不起这人”。同样,我们也不能给学校丢脸,正像某句流传颇广的话所说“学校就是你每天骂他八百遍却不允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

不同学校的人凑到了一起,更多的当然是互相交流、学习,况且他们都这么优秀,如此难得的机会岂可错过?跟他们之间除了工作上的合作、探讨外,每天吃饭的时间是交流思想的最好时刻,这几个月正好涵盖了“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出访等等重大时政事件,因此政治、外交、法治、国情等都成了绕不开的话题,顺便也对各个学校的特色、校风、奇闻轶事了解了不少。

因为我们的实习时间四个多月,而其他学校的往往只有两三个月,所以在实习期里,我们送走了几批“老人”,也迎来了几批“新人”,如此一来,我们就成为了这里的“元老”,于是就承担起了“培训新人”的任务。每当有新的实习生到来,我们都要把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技术给他们讲一遍,并负责初步审核他们的成品,这令我们真切地感受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心里很是满足。

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工作内容

在新华社北京分社实习的四个多月中,我主要负责专供北京市**区委、区政府的《**区重点舆情日报》、专供**集团领导的《**集团舆情月报》的监测和撰写;同时,与政务组成员共同策划、分析北京市政务微博的发展情况,并参与撰写点题报告——《**区政务微博评估与经验借鉴——北京市、北京16区县政务微博对比分析》;此外,策划并撰写了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报道策划、与同学合作园博会的舆情周报、参与策划北京分社与民生银行的合作方案、参与2013年中国设计节和大兴西瓜节发布会的现场直播,并进行了相关网页设计;还承担了设计节开幕式、展览、年会的舆情专报,并在新华网上发表三篇新闻稿,等等。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对其发布的新闻以及其他媒体产品的真实性、准确性等要求都很高,我们办公室主任紫蝉姐更是一位十分严谨的人,因此在做上述工作时,必须谨慎小心,尽量避免出错。当然,即使我们出错了,老师们也不会很严厉的教训我,而是很自然的提醒,并告诉你如何改正,不会给人以咄咄逼人之感。通过完成一系列工作和任务,使得我在数据收集、舆情报告写作、新闻稿写作、图片处理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五、“舆情分析师”的庐山真面目

舆情分析师是一个新兴职业,大多数人还不是很了解其内涵与定位,因此觉得很神秘。我本次实习的岗位是助理舆情分析师,对这个职位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做简要介绍:网络舆情分析师是指专职从事互联网信息监测、舆情态势分析、舆论环境研究、网络危机处置等工作,为各级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互联网信息监测、分析和咨询服务。他们每天浏览成百上千个网页,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热门话题如数家珍,熟知网络流行语和热门段子,迅速把握热点,准确分析舆情,预测舆情走势,有效化解危机。他们从庞杂的海量网络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为服务对象了解互联网信息,观察网络动态,处置舆论危机提供决策参考。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崭新的职业,他们活跃在许多党政机关、企业以及专业学术机构中。

从上述简介来看,网络舆情分析师并未设置入门的门槛,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从事舆情收集工作的专业人员、媒体从业者、甚至随便一个大学生都能做,似乎很简单,不过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舆情分析师可不是那么容易。舆情分析师要紧跟新媒体的发展,通常要求比一般人更熟悉网络新工具和即时通讯领域,更熟练地使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和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够始终处于信息时代发展的前沿,对舆论发展的格局和走向有更精准的把握和预测。据我观察,舆情分析虽是脑力活,但更像是体力活,加班加点每天浏览成百上千条网页犹如家常便饭。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曾经总结到,“舆情分析师可以说是‘一专多能’的‘杂家’,反应快,不僵化,点子多。而在特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工作的舆情分析师,就像一位量身聘请的‘私人保健医生’。”确实,舆情分析师们针对具体舆情热点“望闻问切”,根据舆情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两个方面“开出处方”,给舆论漩涡中的政府和企业“消炎止痛”,帮助他们在长效机制上“治病除根”、“强身健体”。

六、尾声——成长总在不经意之间

时光的流逝悄无声息,去年实习动员大会时的激动与惶恐仿佛还在眼前,实习却已然结束。就在前几天,新华社北京分社带我的老师联系我,让我给推荐实习生,我很开心的答应了。接到这个消息后我发自内心的高兴,这说明我们几个人的工作不仅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更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有了这些,四个多月的奔波与汗水值了!

实习的收获体现在方方面面,不论是去新闻单位还是去法律相关的地方,只要你认真对待,真诚付出,她总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予以回报。他日驻足回首,你会发现自己早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亦早已有了跨越式的成长,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不经意之间。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om|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建设维护:光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