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教学信息 » 正文

2011级新闻专业实习简报(第三期)

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0-14

2011级实习的第三个月,70位同学进入工作岗位的第60天-第90天。四个月的实习期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虽然时间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带来性质的改变,但有些时候或对某些人,改变或许正在发生。

有同学用色彩来比喻这三个月的感受:第一个月的颜色是“红”,代表着同学们初入职场时的100%的热情和激情;第二个月是“橙”,热情和投入未减,但揉进了迟疑、思考的黄色;第三个月是“杂色”,专业的收获、为人处事的体验、理性的思考甚至审美疲劳和倦怠都开始出现,也开始出现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思考。

一、小事做好,才有机会从事大事业

1、细心、耐心是优秀职业人的底色;认真、负责是优秀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没有人会承认,一个马虎的人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人。这里说的职业并非仅指新闻职业,而是一个大的职业概念。这次的实习,很多同学对于这两个从小到大被家长老师嘱咐过N遍的词汇深有体会。

在法制日报实习的路臻有一次在整理一个有关“国家安全”的录音稿,老师拿到稿子后便就让她去比对录音,果然少了几个关键的字。这次她深深记住了老师的话:“做记者这一行必须要把细致放到每一个采访环节中去落实,才能真正做到自己的报道为读者负责”;王芊羽婷说,我发现媒体人除了要高效的工作以外,另一项必备技能就是“耐心”。为了采访、为了拍照,难免要等明星、等化妆、等造型师、等拍摄……即使提前预约的采访也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被取消。想要采访到好的内容,不仅要抢时间还要注重时机、关注被采访人的状态。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没有送给你的新闻让你写。细心与耐心是一种态度。李欣说,“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都在提醒着我要更加的认真、谨慎。因为我觉得对工作的态度应该也是实习收获的一部分。”

魏丹在昌平法院实习,她说:“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认真’。不论是整理卷宗还是写判决书,都马虎不得。否则会给当事人带来损失,还可能浪费司法资源。我做的都是一些整理卷宗、记录庭审笔录、拟写判决。”从新华社北京分社辗转来到昌平区人民法院的刘亚馨对此也有同样的体会。在律所实习的李伟伟在律所整理卷宗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很多这个职业的专业知识:“卷宗的分类很仔细,有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一个案件的卷宗通常包括授权委托书、起诉书、证据资料、代理词、答辩状、判决书等。简单的案子的卷宗有30多页,复杂的则有200多页。卷宗太重要了,它是一个案件的完整记录和再现。因此这个整理过程相应的与其他程序相关,比如装订次序排列和办案流程紧密相关,也和相应的司法程序对应,所以在整理的过程中必须格外认真和细心。”

2、成功的捷径其实是:聪明人肯下细功夫和笨功夫,功夫有时在诗外

在职场新人中,其实每个人都是“nobody”,每个人都是从小事做起,小事做好了,才会有人敢把大事交给你,大事做得多了,加上机会才成为“somebody”。对此,很多同学都深有同感。在精品实习的张漂说: “没有人一开始就进入‘核心’工作,如果能坚持力求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完美,日积月累橄榄枝自然就有机会抛向你。”她在精品一开始只是给编辑找资料、打下手,因为每件小事都认真,“慢慢主编会把分量较重的稿子交给我去写,也会把一些采访任务交给我们单独完成。央视的几位同学对如何制作电视节目有了更直接的体会。由于今日说法搬家的原故,葛熙宇换到了北京电视台。“第一天去的时候,完全的从零开始,从装带子学起。”;在《我爱发明》栏目实习的朱丽飞也渐渐明白“再微小的事都有意义。再困难的事,用心就能找到解决办法。这些收获不是停留在口头阶段,而是实实在在的改变着自己。”

张新同学对于与阴卫芝老师及单位老师的交流感触颇深:“原本我们以为实习一定要干些什么活才是学习,原来每次单位开会总结、策划讨论也都是一次次学习的机会。我开始有点后悔每周二制片人给大家开会讲解片子怎么做的时候没有能更认真一些。不过,幸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弥补。”

3、成为职业人需要了解“规则”

职场与学校在很多内容上都很相似,都是与人相处,或大家同做一件事;有外部纪律和个人的角色定位。所不同的是,学校的纪律和实习单位的纪律不一样;学生的定位也与职业人的定位不同。张漂她认为“职场经验”很重要,而这个经验,就是心态、规则与秩序。无论实习生具体所做的工作有多大或多小,规则和秩序都体现在其中。在北京新意互动广告有限公司实习的谢艳伟对此也感同身受:“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规范,想要融入到公司、踏实稳定的工作,就必须遵守公司的规范,顺应公司的文化。”

而这一切都需要“主动”的态度。新华社北京分社的魏丽萍、央视的张新、新华社参考消息新媒体部的王健琦都谈到:工作中要“厚脸皮”,不懂的尽管问,不问就是浪费了资源;凡事都要展现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同事之间需要一定程度的沟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在昌平法院实习的刘亚馨特别提到:自已从前不是个主动的人,总等待着别人派给任务后才动手,但经过实习以后,发现这种不积极的状态在职场上并不可取。所以现在正努力改变。

职场规则也包含一些职场潜规则,有时它们密不可分。“调侃,八卦,打着道德的擦边球。”王平同学开玩笑一般地如此形容现在每天做的工作,“我记得我最开始接手这份工作的时候,每天都在心里给自己找台阶下。我告诉我自己,我每天发的这些没品的社会新闻也能吸引一部分受众,这样我就有机会向他们输送我真正想输送的内容,把他们也转化成我想要的那种影响力。”或许这是实习生们都要面临的困境——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困难和冲击不止于此。徐榕玲的体会是:上司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或许是职场残酷的一面,但是它也顺理成章:因为给你发工资、升职的人并不是你的同事。

二、对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思考

大学的校区、教室、教师、同学和管理方式为每个同学构建了一个校园环境。职场的要素与此完全不同,环境的改变带来心态的转换,再回头看所学的知识,都有可能被刷新、被重涂、被更深刻的看待。

1、局限于“专业思维”恰恰是不专业的体现

杨茂林在法制日报实习。她在总结中举了一个例子:我所在媒体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向来与法治相关。因此,当有一条消息说4月8日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始十天的通宵试营业时,我觉得它并不是我们的菜。而记者却将世界读书日、相关政策作为这一由头的背景,刊发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我才意识到:专业的含义并非仅仅是记录表面事件,而是通过经年的储备与思想锻炼成就的“专业”。陈晶同学在《财经》杂志·法律经济组实习,通过参与越南劳教问题的选题后开始明白:即便面对相似的新闻事实,不同的媒体、不同的选题,可能会挖掘到完全不同的新闻。

对于“新闻专业技术”一直深深向往的葛熙宇在北京台的经历也使她重新理解了史兴庆老师课堂上一句话的真正含义:技术没有什么,关键是脑子里得有东西。她说:我从没想过知识拓展那么重要。而在CRI实习的饶家梦也发现“老师们对对同样的新闻,从不同角度进行价值挖掘,找到了普遍关注又与众不同的报道点”。在新华社实习的张怡同学对此总结说:“学新闻这行,一定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2、采访时的适时发问与倾听

在精品实习的张漂在单独采访过明星艺人后,感觉不再怯场了,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提什么样的问题最恰当。林济源对此也深有同感,他说:记者不能过于内敛,不能过于保守,要时刻记住自己的使命是记录和挖掘,如果说泼辣过于严重,那么放得开是做一名好记者的第一步。陈晶也同样认为,采访时不要一味客气谦让,有时必须把握主动,控制局面。

3、启动对专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朱恋同学在央视十套实习,她提出:在网络视频火爆的时代,电视类节目想要获得高的收视率,只有通过尝试和创新才会有突破。比如:某期节目最终进入频道收视前三,这个好成绩的取得源于节目与动画公司合作,使用动画的形式阐释科学知识。在北京新意互动广告有限公司实习的谢艳伟对“建立互联网思维”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她认为,大学生日常的“触网”行为大多是为了娱乐,但是这种作为用户身份的体验者与真正建立了“互联网思维”的新型职业者之间,差距是非常大的。她说:“或许对于我们这些还没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研究如何建立互联网思维,如何运用大数据还为时过早,但是做到“预习”,对以后的学习还是会有很多帮助。”

在豆瓣实习的王成峰认为:作为一家还算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在移动媒体已是大势所趋的环境下,豆瓣在移动客户端布局上的乏善可陈,却成为一块越来越扎眼的短板。豆瓣将自己的产品拆分成十多个相互分离的APP而不加以整合已经广受诟病,而新近的几款APP又多多少少与已有的功能重叠。身在其中的他理解开发人员的辛苦与努力,却对这个还算成功的网站未来有所担心。

在《今日说法》实习的高翔同学也在电视媒体彻底的感受到了新媒体对于电视来说意味着什么:“经营微信平台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真正要拿捏得当还是需要一些时间修炼的,幸运的是老师们并没有给我太多创作上的束缚,而是让我根据最近的流行语进行普法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播知识。从这一点上,我也看到了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正在新媒体的道路上一步步的尝试,一点点的转型。”

孙文林在新华社音视频中心实习,他从实习工作的内容想到了新闻教育:“目前的新闻形式有别于传统的新闻教育,那就是对于技术的要求过高。媒介融合、全媒体、数字化传播并不只是一些词汇,但它确实在改变着新闻业和新闻学。”

三、观察职场人,收获的是自己

某种程度上,实习是近距离、贴身的观察。职场人是什么样子?答案是,他们没有一个共同的外貌特征,但他们中间最大多数的人都是可亲可敬、敬业爱岗的老师和前辈。

1、周围也许本来就很“正面”

王芊羽婷在精品实习,从参加拍摄的明星杨千嬅开始,她觉得真正进入了“娱乐圈”的最外圈。对于外界而言,这的确是一个被公众讨论最多、关注最多、贴标签最多的褒贬不一圈子。不过,在外圈她从事的是记者和编辑的工作,是这个圈的观察者,也是自己同事的观察者。她的感受是:看到了很多正面的东西---这不算是为娱乐圈正名,可是,谁真正知道每个人心目中,它的“名”和“实”之间是否真正匹配呢?

2、职场人的辛苦与专业

朱恋在《走进科学》见证了一期节目如何从策划—联系—拍摄—编辑,直到播出整个流程。她说:“我看到了三集各二十分钟的节目是如何历经一个半月的策划,七八个导演几天的拍摄和几天的剪辑、送审,并最终呈现在荧屏上的。这一整个过程里,包含着导演们的艰辛,以及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在《走近科学》实习的廖紫琦一直记得姜振宇老师在实习动员会上说的话——“要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情况下,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做事儿”。在观察中,她体会到电视节目录制并不简单:为了更好地后期剪辑,一个场景往往需要从不同的机位、景别重复拍摄。一期节目里的一个实验场景,曾用两台机器整整拍摄了一下午。

3、在忙碌中“彼此”兼顾

与按部就班的校园生活不同,不少同学都感慨道“实习生活原来这么忙”。每天下班回校,田莹同学可谓是“忙人归来”。田莹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完成主任交代下来的网站维护与内容更新,但是每天坐到椅子上还不到十分钟,手机铃声就开始响,学校老师的电话、部长的电话、合作方的电话、赞助商的电话……半天工作三个半小时,接打电话布置工作的时间就要用去将近2个多小时。田莹说:“别人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有点夸张,但是这就是我真实的经历,电话声不绝于耳,胡律师出来见到我,开玩笑地说:‘小田还真是业务繁忙呢。’听后,我也只是咧嘴一笑,没有办法,学院学生会的工作有我的一份责任,而实习生活里面也有我的另一份责任,实习与工作,想要把二者融合在一起实在困难,但学会处理好二者的矛盾,我想这也是我实习之余收获的另一种经历。”在光线传媒实习的敖羽婕也说:“最近因为工作节奏太强,我也曾经为了只有15秒不到的内容查了4个小时的资料。在新华社北京分社的魏丽萍谈到目前完成的工作时说,每周两天半大兴区的舆情日报、4份湖南百利的周报、全聚德集团的4份周报和1份月报,不定时地帮老师编辑一些发至新华网北京频道的稿件,做一些活动的发稿情况反馈。现在,她的实习文件夹里的内容多得找一个文件都需要一点时间。

4、成为有模有样的职场人

面对一年以后的身份转型,此刻的实习生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拥有深入基层磨练真功夫的勇气,还有雄心壮志展宏图的梦想……他们,要成为有模有样的职场达人。

对孙彤昕同学发现了存在于纸媒之中的生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重大的新闻必然会被众多媒体报道,越是这样就越需要媒体主动找寻独特的报道角度;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标题,标题要抢眼、清晰和细节化,改了快两个月,王健琦同学写起标题来也越来越熟练;努尔夏提同学刚到国广星空视频科技有限公司时对移动互联网知之甚少,而对于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以下简称UE)这四个字也只停留在百度过的水平。而到了现在,UE已经成为了他运营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张海莺也开始渐渐在步入正轨的实习生活中找寻自己的规律:周日和周二晚开始浏览新闻,为第二天选题会前找选题搜集大量信息;参与会议前熟练的翻找主办方的基本信息,通过“百度地图”找到会议地址,等到前一位记者签到结束后就立即凑上去:“您好,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同时报以微笑或和对方握手。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她有《互联网灰黑地带当铲除》、《日本小伙儿盲人社区说相声》等报道在海外版的版面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还有几篇稿件在人民网中有迹可循。

5、在经历中感悟,在回味中收获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实习的刘家琛已经习惯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去完成海外版的工作。《校徽里的中国寓意》、《互联网灰黑地带当铲除》,看着自己的稿子出现在海外版报纸上,刘家琛对记者的身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北京消法协会实习的邓雪琳有着另一种收获。在参加“中国媒体侵权责任案件法律适用指引”课题组的过程中,对实务中的网络侵权尤其是网络转载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注意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冲突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也认识了作为一个媒体人应该在工作中遵守的底线与注意的事项;在新华社实习的赵志慧也“实现了从画面编辑到新闻节目小片编导的蜕变。”而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实习的林济源在通讯稿件上有了更多的尝试。发表了《日本小伙盲人社区说相声》、《博物馆里重温老北京记忆》等新闻稿。他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与那个日本小伙的交流,他等待稿件发布时和我的交流和接触,让我感受到一个当事人对于报道刊发的重视,也让我更珍惜每一次与新闻当事人的沟通与交流。”

结语:

“总感觉实习遥遥无期,转眼间就要分离”。高翔的总结里使用了这句歌词。不过,这个分离可能只是短暂的转身和另一个阶段的成长。用衣祎同学的话作为这期简报的结语---转眼间三个月后的现在,曾经那些大大小小当初看起来都不切实际的愿望,竟然都如陌上花开般缓缓地实现了。“成长”的滋味其实是种微妙的情绪,就像是某个原本不甚清晰的梦,在不经意间被点亮后逐渐发出了光。这些“光”正是成长的方向,这条通道里,一些妙不可言的细节被赋予了独有的质感,细节往往“如何与时间相处”,或者说“如何与自己共处”。只要走在成长的路上,故事和惊喜就会以各种形式呈现,相信未来远比过去长。

附录:同学们实习语录:

为人处事

曾佩琼:做事必须先行一步,做人,必须多走一步。

杨茂林:对人对事,不要怀着绝对的心理,如果你以微笑和积极的心态面对,下雨也是好天气,挤地铁、被拒绝也可以成为独特的景致。

王健琦:学会了称赞别人,不是奉承。努力看到身边人的优点,并告诉他们。这样让他人和自己都身心愉快。

杜安琪:我也明白了很多东西,更多的是对自己性格和思想的思考。

路臻:爱笑的女孩,命运一般都会不错。

王平:彻底告别了玻璃心,每天面对着若干劈头盖脸的批评,终于学会了省略“吸取教训”以外的其他过程。

朱丽飞:在为人处事上最大的收获:谨言慎行,谦卑有礼,积极主动,善始善终。

刁佳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新闻专业认识与收获

张思媛:记者的工作就像是翻译官,只不过是将你所看到的人事物翻译成符合媒体要求的语言进行传播。

杜安琪:学习不是你在特定的位置捧着特定的教材由特定的人手把手教你的,想学的就能去争取,学习是终身的,只为变成更好的自己。

曹宸:在互联网的世界,比起保守和稳重,速度与激情、张扬与释放都更为重要。

高翔:游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渐渐感知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碰撞,火花,竟如此绚烂。

路臻:做记者这一行必须要细致,把细致放到每一个采访环节中去落实,才能真正做到自己的报道为读者负责。

张怡:学新闻这行,一定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学习各种行业的基本知识。

林济源:记者不能过于内敛,不能过于保守,要时刻记住自己的使命是记录和挖掘,如果说泼辣过于严重,那么放得开是做一名好记者的第一步。

孙彤昕:发现好选题的关键在于找寻新颖、独特、深刻的角度,这样即使不是一件特别新的“事”也能出新。

易思羽: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那么少。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会特别注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增强理论知识修养,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本期审核:阴卫芝)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om|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建设维护:光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