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第十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举行。本次大赛由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部门工会举办,校工会副主席孟庆超出席,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刘徐州副院长主持。
下午2时许,会议准时开始。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姚泽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教师基本功大赛已经在我院举办十年,贯彻40周岁以下教师全员参与的理念,为学校输送了多位优秀的青年教师。他强调,比赛的宗旨符合学校“课比天大”的教学传统,体现了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会议提出的“坚持以本为本,践行四个回归”理念,打造精品好课不仅是国家部署,也是教师的目标,作为新闻学院更应搭界媒介优势,发挥传播效能,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校工会副主席孟庆超对我院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教学应包含两个方面:如何讲和如何学。二者相辅相成,教师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同学们的“用户体验”。对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奖惩机制提出建议,希望活动能切实激励青年教师深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本次比赛共有九位青年教师参加。评委由9位资深教授和2位学生代表组成。评委将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效果、教案结构、计算机应用水平等情况进行评分。
张森老师以《新媒体与设计》为题,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的“孤独派”社交现状展开讲解,引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一书中“社交传媒是常态,大众传媒是例外”的观点,拓展深入,层层递进,引领同学批判思考当下新媒体社交的本质,启发反思。
邓力老师以《媒体、社会问题与道德恐慌》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带领同学探讨了不同国家新闻媒体的灾难报道现状,引经据典,剖析其背后蕴含的价值判断,引发的道德恐慌,进而思考了“媒体应如何报道社会问题”,“新的社会问题是如何被标注、定义、解释的”,“新闻媒介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报道议程”。
滕乐老师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公众史学传播——以“得到”APP为例》为题,聚焦“公众史学的大众传播:从电视到移动互联网”,结合拟态人际传播语境下的大众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框架、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指引等角度诠释了互联网环境下的大众传播发展问题,就当代“新闻专业主义”内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屈高翔老师以《双人对话场景如何拍摄和制作》为题,通过经典的电影镜头片段,介绍了不同题材、不同场景的摄像机机位架设方式;黄金老师以《社会化新闻标题制作》为题,通过人民日报公众号标题和某一商业公众号标题特点对比,结合实践中今日头条智能推送赋权机制运作,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标题制作方法;聂书江老师以《危机与公共危机的内涵与特征》为题,从舆情分级、舆情回应、舆情报道等方面探讨了政府机关对舆情的危机处理机制;刘双庆老师从《舆论中的情感:一种传播学视角》、侯月娟老师从《律师群体的社交媒体行为探讨》、杨明老师从《交互设计原型的开发工具》等政治学与新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角度做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分享。
展示全部结束后,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部门工会主席万蓉副教授对参赛教师表现进行点评,万老师从教学展示的语言表达、课程内容结构合理性、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展开评述。校教学督导姚广宜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各位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成长迅速,正在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也代表学校对各位青年教师提出建议与期许。
教学基本功大赛长期以来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自我呈现、自我超越的平台。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通过赛事进行教学的分享与交流。共同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