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上午9时,由中国政法大学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明政智库”承办的第二届“法治中国”论坛在我校学院路校区科研楼法律讲堂举行。论坛以“‘“十三五”规划’与法治政府、法治经济、法治社会建设”为主题,由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明政智库”负责人沈卫星主持会议。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顾问贾康,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学部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蒋惠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玉军,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等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黄进作总结发言。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及光明日报社等新闻媒体共200余人参加论坛。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后的第3天,召开此次论坛可谓恰逢其时。针对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对我国未来五年的全面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整体布局,与会专家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和“依法治国”这一议题,从法治政府、法治经济、法治社会建设等不同角度,广泛深入探讨、阐释了“十三五”规划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
论坛伊始,何东平首先致辞。他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将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这五年里国家各项事业能否走得既稳又好,对于第二个一百年的开局至关重要。五中全会研究了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规划,是直接关系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规划。从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改革、协调发展,再到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的顺利实现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
石亚军在论坛致辞中首先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达了诚挚祝贺。他指出,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至关重要。因此,《建议》在构建发展新体制中明确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入了以根本转变政府职能为标志的历史性阶段,然而改革面对着复杂的现实情况,且没有现成经验和已有的改革方案可以照搬和习用,因此,按照五中全会的精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关键是要在实践中阅读改革。他向与会人员深入阐释了阅读改革中的“四个阅读”。
石亚军强调,阅读改革首先要阅读经济和社会,读懂了经济和社会,就找到了政府改革的靶场;其次,阅读改革要阅读中央和国务院的精神,为推进改革和研究改革确立起整体统一的方向感,从而找到政府改革的靶子;第三,阅读改革要阅读基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精神的改革举措,为推动改革和研究改革确立起具体操作的目标感,读懂基层的举措就找到了政府改革的靶点。最后,阅读改革要阅读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反映改革诉求的心声,为推进改革和研究改革确立起富有针对性的着力感。而读懂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心声,就找到了政府改革的靶心。
石亚军说,把握好“四个阅读”,找到靶场、靶子、靶点、靶心,这是深化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路径。阅读改革还要阅读政府的现实状况和改革实践,需要走一条时政研究的路径,才能深刻领悟改革文件的精神实质和学术文献的价值要义,才能激发研究改革的学术智慧,夯实为各级政府改革提出有效对策建议的学术底气。
接着,论坛进入专家学者的主题演讲阶段。作为第一位发表演讲的专家,贾康认为,要在全民范围内推进法制化创新和制度化创新,继续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位一体”思想,优化司法配置。韩保江提出“让法治护佑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思想,提出应一心一意搞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并应建立严格的私有财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坚持双向开放的理念。李林通过探讨“十三五”时期法治建设的十个期待,指出应扩大建设法治中国的深度与广度,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认识到“法治不仅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更是巧实力”。李德顺从法治文化的角度,指出“十三五”规划与法治建设皆是深入持久的文化研究,要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张守义在发言中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应协调经济理念与经济法治的关联,以“五位一体”与“新四化”思想为前提,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十三五”规划的实现。而蒋惠岭与冯玉军二位学者从司法操作的层面深入探讨了保证“十三五”规划实现的可行途径。作为最后一名发言的专家,马怀德肯定了当下我国推行依法治国取得的成果,指出其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司法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二者之间在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中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他从政策与法律发展的平衡、理念与实践的平衡等角度出发,提出了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监督问责制的常态化等建议。
在专家学者的演讲过后,黄进进行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召开,认为其具有三个突出特点。首先,这次论坛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三天举行,以“十三五”规划与法治政府,法治经济,法治社会建设为主题展开研讨,与时俱进,应运而生,恰逢其时。其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各位演讲者畅所欲言,特别强调了法治在我国“十三五”期间对国家发展所应发挥的引领、保障、规制、调节的作用,并对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而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第三,这次论坛定位高端,协同创新。与会的既有来自法学界、经济学界等理论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政府和司法实务部门的领导干部,大家以问题为导向和中心各抒己见,对“十三五”期间如何加强法治建设,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
他指出,本次论坛的主题归根到底讲的是“十三五”规划与法治建设的关系,或者说是发展与法治的关系。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来认识“十三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对此,他提出了三点看法:首先,从建议转变成“十三五”规划,经过国家制定以后,它就成为了法律。所以“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法治的过程;其次,“十三五”期间建设目标,不仅仅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有法治方面的目标,比如说人权要得到切实的保障,法治政府要基本建成,都是“十三五”期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要实现的目标。所以法治是“十三五”规划和“十三五”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第三,法治在“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期间,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对国家发展所应发挥的引领、保障、规制、调节的作用。
最后,黄进再次肯定了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从而让人更加期待今后“法治中国”论坛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