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4日,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在海淀校区召开2025年学科发展大会。校党委副书记王立艳、副校长卢春龙出席,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朱帅列席,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韩伯君主持。

王立艳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意义。她强调,这次会议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持续深化综合改革的应有之义。她回顾了学院近年来在事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并对学院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持续夯实学科基础;二是精准补齐发展短板;三是突出特色形成品牌。

汇报环节,学院副院长万蓉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方面汇报学院在“十四五”期间的学科评价,指出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问题与对策,并代表学院党政联席会公布“有组织科研”政策保障方案。
随后,各二级学科负责人依次汇报学科建设思路与预期成效。

政治传播学科负责人王天铮提出要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孵化、培育并壮大学科建设团队,同时开展品牌研讨活动,完善产学研机制,深化国际合作。新闻学学科负责人王佳航认为可从中国特色新闻学、数字新闻学、法治新闻三个方向寻找突破口,从而夯实新闻学基础,强化品牌并提升科研实力。

广告与媒介经济学科负责人鞠宏磊建议以国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校级课题与自主设计课题为发力点,带动广告与媒介经济科研成果的产出。智能传播学科负责人郑满宁设想依托学校法学学科优势,结合国内外高校经验,构建“技术-传播-法律”交叉融合的智能传播特色发展路径。

传播伦理与传播法学科负责人、副院长阴卫芝强调要对接国家机构与市场,继续拓展专业类法治媒体的影响力,助力中国法治故事传播。文化产业与文化法学科负责人张宏伟提议构建学科生态群,整合并配置师资队伍,推动虚拟科研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与成果出版。

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双庆从学校层次、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评估、科研项目、社科成果奖项等方面汇报对新闻传播学头部院校调研成果,为学院博士点建设提供参考方向。
随后,万蓉基于学科评价指标,提出“十五五”学科发展规划建议,明确阶段目标、路径与保障。

卢春龙在听取汇报后作总结,对学院取得的阶段性进步予以肯定,对学院当前所作努力表示赞赏。他立足学校综合改革目标和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对学院提出五个方面要求:一是稳步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二是在新一轮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中再进一步;三是主动申报博士点,扩大学科自主权;四是积极运用人工智能革新人文社科研究范式;五是凝聚共识、落实规划。

会议最后,韩伯君强调,全院要把宣传贯彻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推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各二级学科建设水平,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文/陈思妤
图/邓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