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合作交流 » 业界交流 » 正文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学院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7-03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探索卓越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途径,进一步提高我校卓越法治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能力,6月29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在北京香山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常保国教授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回忆了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筚路蓝缕的建设与发展历程,肯定了学院在兼职教授队伍建设方面的取得的显著成绩。他表示,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兼职教授在授课、论文指导、实习、实践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全校遥遥领先,也离不开各位兼职教授的鼎力支持,未来学校也将在兼职教授的队伍建设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对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他提出了十分中肯、全面、具体的意见,他认为,其一,一定要聚焦核心和重点学科,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特色优势学科上面;其二,一定要借助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政治学等优势学科资源,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力度,推动学科深度融合,产出优秀学术和教学成果;其三,一定要实现共建共赢,充分发挥好与光明日报共建的优势,拓展与各位兼职教授所在媒体的深度合作,多方汇聚力量,实现合作共赢;其四,一定要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凝练完善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贯通,夯实传媒职业伦理底线,真正培养既具有新闻传播本领又能够严守职业道德底线的卓越传媒人才。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校内外导师、历届研究生毕业代表、在校研究生及校内嘉宾共聚一堂,对法治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座谈会由学院副院长刘徐州主持。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会议伊始,光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沈卫星致欢迎词,对出席会议的校内外导师表示真挚感谢。他表示,学院自建院以来,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度,并取得喜人的成绩。与此同时,面对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巨大变革,学院的发展迎来了挑战。他认为,“我们培养的是适应法治中国建设需要的新时代、权威型、专家型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如何把握住学科交融过程中侧重点,能否确定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发展核心,是学院未来发展的的关键点,希望在座各位校外导师不吝赐教,为学院的发展开良方,献良策。”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随后,座谈会举行了新聘兼职教授的授聘仪式,学院正式聘任法制日报社总编辑张亚,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高级编辑蒋亚平,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副主任毛磊,中国记协国内工作部权益保障处处长阚敬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高级编辑黄海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副制片人王宝卿为学院的兼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常保国为新聘兼职教授颁发了聘书。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授聘仪式结束后,学院副院长姚泽金回顾了学院十六年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院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的最新进展。一是学院班子团队实现了新老交替;二是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进入快车道,搭建起本硕博齐全的学科结构,形成了学院特色发展基本思路,力争将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专家型、全媒型法治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三是学院未来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国家战略所需、契合法大自身特点、迎合传媒变革趋势,法大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必须依托优势资源、聚焦特色优势学科,实现学科交叉、凸显自身特长,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复合型、专家型、全媒型法治新闻传播与公共传播人才。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紧接着,校内外导师聆听了优秀在校生及毕业生代表的学习与工作体会。2016级研究生代表黄子洋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两年的学习时光,她真切感受到学院的培养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更在于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符合时代需求的有志青年;2017级研究生代表陶冶则在发言中提到如何成为合格的法治新闻传播者,“除了需要过硬的传播能力与完备的法学知识作支撑,更离不开对法治信仰的坚守和对法治内涵的理解,而这就是我努力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2005级毕业生代表,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社社长助理、副编审阚明旗在发言中提到,学院“双导师制”的出台早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新。他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表示在“双导师”的培养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希望校外导师能更深入且全方位的参与到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2013级毕业生代表薛婕,目前就职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她认为“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大有裨益,“与校外导师的交流使我们能够对工作内容、环境、相关注意事项等细节问题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使我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完成由学生到工作者的身份转变”。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如何应业界之需培养新闻人才,是这次会议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校内外导师各抒己见,从人才培养、实习管理、课程设置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学院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建言献策。

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教授阴卫芝作为校内导师代表发言,她深情回忆了各位兼职教授与学生相处中的温馨点滴,并代表全体在校教师对各位兼职教授的付出和奉献表示了感谢。此外,阴卫芝希望学院今后多举办小型深度研讨会,邀请各位校外导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让学院的师生更多地领略各位兼职导师对传媒发展的真知灼见。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接下来,校外导师代表杨传春、李雪慧、邓海云老师先后作了发言。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报原副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原总编辑杨传春回忆了自己亲身见证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点滴,肯定了学院开门办学的传统和人才培养的成果,建议学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落实“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二是要坚持法治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教学重点;三是坚持贴近法制建设、贴近社会生活的优良传统。杨传春鼓励在座各位同学用“新闻眼”和“法眼”两双眼睛看社会,观察法制建设的新成就,聆听法制建设的脚步声。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雪慧首先表达了自己在盛夏时节与师生老友重逢的喜悦,紧接着就会议的主题做了以下几点分享。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当下人才培养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应及时转变思想,适应现实环境;二是要坚持应用导向,李雪慧鼓励同学们在校时好好磨练自己,成为摄影、采访等基本功底扎实的“多面手”;三是要坚持人才导向,李雪慧提出要培养德、才、识三方面兼备的“工匠型“人才,但提醒在座各位同学不囿于做工匠,更要立志做大师;四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立足实际,多做一些对实践有所指导的课题。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光明日报社人事部主任、全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邓海云,在我院与光明日报社共建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对学院发展的建议。他表示,双方共建高水平、开放式、综合性的新型智库,共同主办的民政智库建设引起多方重视,现已成为品牌。邓海云建议利用双方为智库植入优秀优质的资源,转化研究成果,在大数据建设、新媒体建设方面共同发力,借助专业、借船出海。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随后,法制日报社总编张亚代表新聘兼职教授发言,他深情讲述了法制日报与我校、我院的历史渊源,其本人与我校、我院的深厚情缘,“接过兼职教授聘书,就是接过信任、就是加入一项事业,更意味着需要承担沉甸甸的责任“。张亚表示在未来的三年聘期内,将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利用好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新闻传播经验,努力参与到法治传播人才培养这样一项光明的事业之中。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会议进行到自由发言阶段,各位兼职教授分别就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人才培养这一主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检察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检察官学院原党委书记,现中国乡土诗人杂志社编委会主任刘佑生首先发言,他表示人才培养可以从古典文学与古典文化中寻找答案,打好基本功,利用好先进的传播技术,把我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向全世界传播出去。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原秘书长、人民法院原总编辑、人民法院出版社原社长王运声结合自己与学生相处的实例谈了感想,他鼓励同学们参与到课题研究和出版物工作当中去,为未来求职积累“本钱”。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民主与法制时报原总编、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原主任,现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新闻宣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晓谦为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关于研究会相关的一手信息,也愿意竭诚为老师和同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副主任毛磊联系毕业季朋友圈刷屏的毕业致辞,强调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性。老师们在教授学生法治新闻知识与经验、学院在研究法治新闻理论的同时,也要通过实习和实践强化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人民网原负责人、国土资源报社原社长总编辑,现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高级编辑蒋业平则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了感受,他鼓励同学们要拥抱时代,精心安排自己的学习,找准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真刀实枪的本领。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书记、社长倪寿明首先表达了未来将更积极的参与到兼职教授工作中的决心,也鼓励同学们增强问题意识,通过实习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珍惜在校时光,加强基础性训练,成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涉猎全媒体的一专多能人才。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座谈会于当天上午12时结束。副院长姚泽金对出席座谈会的校内外导师表示真挚感谢,“各位嘉宾的发言和宝贵建议,对学院下一步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大有裨益“。他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实现学界与业界的真正融通,进一步推进中国政法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助力法治中国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人才培养。

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兼职教授与校外导师座谈会

(蓝昱璇,高可欣)

版权所有: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学校邮箱:cupl@cupl.edu.com|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建设维护:光明新闻传播学院